张家口新闻网记者 魏民 郭晓通
85岁老党员孙书淳缴纳了一笔高达20万元的“特殊党费”。
20万元是孙书淳老人一辈子的积蓄。有人问她为何要缴纳这么一大笔党费,孙书淳说:“这是母亲、丈夫和我报答党恩的心愿。”
在孙书淳看来,缴纳党费,不仅是义务,更是一种荣耀,是对党坚定信念的表达。
有人来看望她,孙书淳(中)老人非常高兴。
党的恩情不能忘
2014年11月12日,老党员孙书淳委托以前的老同事郑泰玉,帮她向中共中国工商银行张家口分行委员会组织部缴纳了一笔20万元的特殊党费,希望能够帮助弱势群体、支援贫困地区,完成埋藏在她心里深处报答党恩的心愿……
时间一晃到了2015年12月28日,记者再次来到孙书淳老人的家。屋内陈设非常简单,都是一些老式家具,书柜是最大件摆设,床单、枕套用得已经发白。孙书淳老人衣着简朴,面容慈祥,一头白发。谈起这笔“特殊党费”,老人说:“共产党救过我的命,这样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能忘。”
1930年,孙书淳出生于北京。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,年仅17岁的孙书淳和所有爱国青年一样,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,开始走向街头,参加反内战学生游行。当时,每一次行动都有被抓捕的可能,然而每次遇险时,孙书淳都得到党组织的及时救援,躲过了一次次劫难。
也正是在一次次的救援中,孙书淳进一步接触到了共产党,听到了一些对她来说完全新鲜、又充满吸引力的政治理想。“那时候经常去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等高校,听报告、参加活动,聆听先进的思想。”孙书淳说。
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。在孙书淳眼里,党组织不仅帮助她脱离危险,还让她看到了国家的未来,让她找到了希望,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。
孙书淳的母亲常常叮嘱她:“你要记住,是共产党把你救了,这份恩情不能忘,要知恩图报。”母亲的话,常在孙书淳的耳畔响起,感恩之心,也在她心底深处萌生滋长。
在母亲的支持下,孙书淳加入了共产党,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。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,孙书淳的组织关系在她参加工作后遗失了,入党介绍人也失去了联系,难以证明其党员的身份,但是她一直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。
“从加入共产党那天起,我就坚信一生跟党走,以实际行动回报党恩。”孙书淳说,这也成为她的人生信条。